動畫電影是國內(nèi)電影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,近年備受期待與關(guān)注。就在2024年初,眾多影評人都猜測,今年動畫電影市場的票房也許能夠接近或達到百億元。然而,今年低迷的消費市場影響了整個電影市場的走勢,動畫電影票房不但沒能再攀高峰,反而大跳水,總票房、影片數(shù)都有不同幅度的下滑,影片口碑更是參差不齊。
筆者根據(jù)貓眼專業(yè)版,整理了今年上映的動畫電影(不含2023-2024跨年檔及重映影片)。其中,2024年上映的動畫電影共有50部,與去年的62部相比,減少了19.4%;總票房從去年的79.5億元下滑至67.5億元,下滑比例為15.1%。
具體來看,票房過億元的影片共有15部,票房之和達到了59.32億元,占總票房的比例為87.8%。而去年雖然只有14部影片票房過億元,但票房之和達到了73.51億元??梢?,今年動畫電影市場整體不太理想。
最引人注目的是,“熊出沒”系列第10部大電影《熊出沒·逆轉(zhuǎn)時空》以20.06億元的票房,穩(wěn)坐今年內(nèi)地動畫電影票房榜冠軍寶座。這是該系列首部票房突破20億元的影片,也是今年動畫電影市場唯一一部票房達到10億元以上的影片。而且僅該影片就為今年動畫電影市場貢獻了29.7%的票房。
票房達5億元及以上的動畫電影僅有1部,即宮崎駿的《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》(7.91億元);票房在2億元以上、5億元以內(nèi)的影片有6部,票房不足2億元的影片有7部。
從所屬國家來看,15部過億元動畫影片包括來自中國大陸的2部、來自日本的7部、來自美國的6部。與去年4部國產(chǎn)動畫影片票房過億且其中3部包攬冠亞季軍的盛況相比,今年除《熊出沒·逆轉(zhuǎn)時空》登頂冠軍之外,僅有一部《白蛇·浮生》以4.25億元票房位居季軍。
續(xù)作是今年動畫電影市場的顯著特點之一。50部新上映影片中,共有23部影片都是系列作品的續(xù)作,且不乏經(jīng)典IP作品。但從票房、口碑來看,各個續(xù)作收獲的成績差異較大。
? 首先看票房。23部續(xù)作中,有10部影片的票房超過了億元,占票房過億元影片的比例達到66.7%;12部影片票房在千萬元以上,其中票房在5000萬以上的影片僅4部;票房不足千萬元的影片僅俄羅斯的《冰雪女王5:融冰之戰(zhàn)》1部。可見,續(xù)作具有一定的號召力,但并非所有的續(xù)作都能夠“躺著賺錢”。
? 其次看口碑。評分在8分及以上的影片有5部、達到7分的影片僅1部、達6分及以上的有10部、在6分以下及沒有開分的作品有7部。整體來看,評分達到及格線及以上的影片占續(xù)作總量的69.6%,說明續(xù)作影片的質(zhì)量大致有保障。
? 再來看具體影片。今年上映的續(xù)作絕大多數(shù)在票房、口碑方面保持了穩(wěn)定,但也有許多反轉(zhuǎn)與意外,比如《白蛇·緣起》找來葉童、趙雅芝做宣傳,但未能帶給觀眾太多驚喜;《功夫熊貓4》在一片期待中上映,僅收獲3.73億元票房、6.3評分,遠低于前作的10億元票房、7.8評分。
《獅子王:木法沙傳奇》是《獅子王》前傳,大手筆邀請了中國演員張若昀、張晚意,歌手周深為角色配音,但目前票房不足7000萬元、評分僅6.6。貓眼專業(yè)版預測其票房最終落點會在1.12億元,遠低于2019年上映的《獅子王》8.33億元的票房。
《雄獅少年》的高口碑使得《雄獅少年2》備受關(guān)注。目前,該片8.4的評分算是撐住了期待,但根據(jù)影片票房的走勢,貓眼專業(yè)版預測其最終票房落點不足8500萬元,與第一部的2.49億元票房差距較大。
“航海王”“火影忍者”“數(shù)碼寶貝”作為日本經(jīng)典動漫IP,是無數(shù)“80后”“90后”的童年回憶。但新片《數(shù)碼寶貝02:最初的召喚》不僅評分不及格,而且1327萬元的票房,連前作《數(shù)碼寶貝:最后的進化》(1.25億元)票房的零頭都沒達到。
還有發(fā)行方將《航海王:強者天下》(2009年上映)、《火影忍者劇場版:忍者之路》(2012年上映)兩部老片引進國內(nèi)公映??上У氖?,兩部作品雖然分別有8.5、8.0的評分,但僅收獲了1246萬元、3089萬元的票房。
說到“老片新映”就不得不提“名偵探柯南”系列。今年,該IP有兩部作品上映,一部是新作《名偵探柯南:百萬美元的五棱星》(第27部劇場版),6.8的評分與近年該IP劇場版的水平保持了一致,但2.86億元的票房則是創(chuàng)下了系列劇場版中國內(nèi)地票房的新高。
另一部影片《名偵探柯南:迷宮九游娛樂 九游娛樂官方的十字路口》是第7部劇場版,于2003年推出,豆瓣評分8.5。該片12月27日上映,僅預售票房就超過了2000萬元。發(fā)行方還為該片舉行首映禮,并且打出了“工藤新一30年唯一真身劇場版”的宣傳噱頭,票房成績值得期待。
同為“老片”的《哈爾的移動城堡》作為宮崎駿的代表作,于2004年在日本公映。憑借著9.1分的高口碑與宮崎駿這塊金字招牌,該片依舊收獲了1.67億元的票房。
今年動畫電影經(jīng)典IP非常多,除了前述續(xù)作涉及的IP外,有些新作也是來源于經(jīng)典IP,但是影片兩極分化明顯、質(zhì)量參差不齊。
口碑與票房都尚佳的影片是《變形金剛:起源》,源自經(jīng)典IP“變形金剛”,通過復刻G1動畫劇集畫風,引發(fā)懷舊潮;《排球少年??!垃圾場決戰(zhàn)》源自日本知名運動IP“排球少年??!”,將原作中人氣最高、最精彩絕倫的比賽搬上了大熒幕,吸引粉絲到影院感受比賽的緊張感。
相比海外兩部作品的優(yōu)秀表現(xiàn),國產(chǎn)經(jīng)典IP改編作品則相差甚遠?!缎≠弧犯木幾云阉升g《聊齋志異之聶小倩》,評分雖有7.1,但票房只有1200多萬元;《二郎神之深海蛟龍》選擇了大眾熟知的神仙二郎神,講述了其拯救蒼生的故事,但海報被質(zhì)疑碰瓷“哪吒”系列,且這類型的故事在動畫電影中太多了,激不起消費者觀看欲望。
源自《西游記》的影片有三部,其中,《天降大任》以蒸汽朋克演繹傳統(tǒng)神話故事,口碑不算差,但票房僅3100多萬元;《八戒之天蓬下界》在春節(jié)檔上映,而后因票房不佳選擇撤檔,至今未上映;《大圣降妖》則是一部先后在2021年、2022年定檔又取消上映的影片,今年8月20日突然發(fā)布定檔海報,大概率是為了蹭《黑神話:悟空》的熱度,可惜票房僅有200多萬元。
這兩年,撤檔的現(xiàn)象愈加普遍,仿佛換個檔期票房就能有所不同。改編自鄭淵潔經(jīng)典作品《皮皮魯和309暗室》的影片《皮皮魯和魯西西之309暗室》,在10月1日點映后,于10月3日宣布改檔,定檔12月31日跨年檔上映。按照當前跨年定檔影片來看,該片能夠收獲較好票房的幾率很低。
作為經(jīng)典IP形象“阿貍”自2006 年誕生以來的首部大熒幕作品,《阿貍》本應備受期待。但該片除了預告片、海報引起網(wǎng)友關(guān)于#阿貍 整容#的討論外,并未引起太多關(guān)注與水花,票房僅300多萬元,豆瓣甚至沒有評分。
筆者在統(tǒng)計動畫電影時發(fā)現(xiàn),今年上映的多部作品名稱一眼看上去就很“不動畫”,以至于統(tǒng)計時差點漏掉好幾部影片。而這種“不動畫”的標題在今年上映的動畫電影有很多。
《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》,十分文藝的片名,很難將其與動畫電影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但憑借著“宮崎駿最后一作”的噱頭與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的榮譽,該片仍然收獲了7.91億元的票房。但7.6的評分相比宮崎駿其他作品,則略顯暗淡。
其他沒有知名導演、獎項加持的作品就沒這么好運氣了。《驀然回首》,這四個字筆者只能想到辛棄疾的《青玉案·元夕》,但它卻是一部日本愛情動畫電影的名字。該片獲得豆瓣2024年度榜單評分最高動畫片第四名,口碑著實不錯,但國內(nèi)票房僅5000多萬元。
同樣口碑不錯的還有《荒野機器人》(8.1),一部科幻動畫片,講述了廢棄機器人蘿斯在探索陌生的自然環(huán)境過程中,逐漸認識了不同種類的野生動物的故事。影片設(shè)定聚焦智能機器人,非常與時俱進,但可惜票房與其口碑并不匹配。
被譽為暑期檔口碑擔當?shù)摹堵浞矇m》,票房僅3800多萬元。有網(wǎng)友表示,這部影片絕對是被片名耽誤了,因為大多數(shù)人看到片名會以為又是爛俗套的神仙與凡人相戀的故事,但影片講述的是牛郎織女的一雙兒女并肩作戰(zhàn)的故事。
《通往夏天的隧道,再見的出口》,片名預示著影片可能是一部青春疼痛片,但實際講述的是在某個夏天,高中生塔野薰與花城杏子合作調(diào)查傳聞中能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的“浦島隧道”的故事。
此外,評分9.0的《機器人之夢》僅收獲1100多萬元票房、評分7.0的《指環(huán)王:洛汗之戰(zhàn)》票房僅120萬元,都是高口碑、低票房的代表。
其一,在前作已經(jīng)經(jīng)受了市場考驗的情況下,出品方本著穩(wěn)妥的原則推出續(xù)作是無可厚非的。但續(xù)作要在電影市場搶占一席之地,必須要以過硬的作品為基礎(chǔ),而后疊加有效的推廣宣傳策略,觸達更多九游娛樂 九游娛樂官方觀眾。
其二,不要盲目相信經(jīng)典IP的作用。很多經(jīng)典IP被無數(shù)次改編、翻拍,哪怕片方能夠講出新故事,觀眾也可能已經(jīng)陷入審美疲勞,提不起觀看興趣。再加上很多片方純粹是想要“碰瓷”“賺快錢”,拍出一些“掛羊頭賣狗肉”的作品。觀眾上過幾次當之后,對類似的作品就會敬而遠之。
其三,口碑與票房不直接掛鉤,而且影響電影票房的因素很多,比如發(fā)行、排片、檔期,甚至是資本博弈等等。但影片的名字、海報會更直接地影響觀眾的選擇。影片的名字可以有懸念,但不能太隱晦,尤其動畫片的名字,除非是偏文藝風的作品,否則還是直觀些才好。
假如非要起一個隱晦的名字,那么片方就要確保影片有其他宣傳亮點,比如導演名聲夠大、影片獎項等;或者至少在宣發(fā)時要將核心賣點宣傳出去,莫要因為片名而導致影片被“望文生義”。